燃气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分析与探讨

来源:欧宝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5-11-07 01:45:26

  近几年来,有限空间内的意外事件频发,因施工作业和救援措施的不恰当,极易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城市燃气企业是易燃易爆行业,其在有限空间内的意外事件也时有发生。在日常运营中,经常需要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如深基坑、阀门井等。然而,这些有限空间往往存在诸多安全风险隐患,如缺氧、有毒有害化学气体积聚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因此,必须对其做全面识别,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和危害对策,以此来实现对其进行相对有效的控制。

  燃气管道设施的数量还在持续不断的增加,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燃气运行、维修和抢修等工作中来。由于有限空间作业的流动性大、危险有害因素多,因此,在此过程中,要强化对作业的专业监督。同时,燃气企业也要对自己的公司进行严格的管理,强化员工的培训和学习,让他们掌握足够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个人的应急能力,给员工配备满足规定的有限空间作业个人防护设备,从人、机、法三个角度防止和避免有限空间作业意外的出现,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

  有限空间(ConfinedSpace)的译文可分为有限空间、受限空间和密闭空间等。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2023〕第13号令,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能进入作业,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第十六条: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需要重点监督管理的有限空间,实行目录管理。监管目录由应急管理部确定、调整并公布。

  应急厅〔2023〕37号文通知公布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重点监管目录》,主要包括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等7个类别。燃气企业可主要参照冶金、有色等2大类。这份《目录》列举了许多实例,如:有人孔管道、煤气柜、煤气洗涤(冷凝)水处理池(井)等,这些都是有限空间,它们的界定不能用定量的方式来界定,都是从特性上来说明的。例如,具有某种危险性,有毒有害性气体、缺氧环境、照明不足、通风不畅的封闭场所等。而燃气行业的有限空间又大多集中在阀门井、球罐(卧罐)、深基坑等。

  有限空间是一个有形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空间。有限空间既可以是全部封闭的,如各种检查井、反应釜,也可以是部分封闭的,如敞口的污水处理池等(图1-1)。

  有限空间限于本身的体积、形状和构造,进出口一般与常规的人员进出通道不同,大多较为狭小,如直径80 cm 的井口或直径 60 cm 的人孔;或进出口的设置不便于人员进出,如各种敞口池。虽然进出口受限或进出不便,但人员能进入其中开展工作。如果开口尺寸或空间体积不足以让人进入,则不属于有限空间,如仅设有观察孔的储罐、安装在墙上的配电箱等(图1-2)。

  2.3未按固定工作场所设计,人员只是在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临时性工作。(图1-3)

  有限空间在设计上未按照固定工作场所的相应标准和规范,考虑采光、照明、通风和新风量等要求,建成后内部的气体环境不能确保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只是在必要时进入进行临时性工作。

  有限空间因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且未按固定工作场所设计,内部通风不良,易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产生中毒、燃爆和缺氧风险。

  大部分有限空间的空气流通性差,人员长期在内部工作,或者是焊接、切割等,或者是燃气泄漏,氧气被其他气体替代(如氮气排放、燃气泄漏),都可能会导致窒息。在大气中大约21%的氧含量和大约19.5%至23.5%的氧含量均为安全氧含量环境。但在氧含量小于19.5%的情况下,人员会出现疲劳、头痛、头晕、呕吐,甚至昏迷等多种表现。

  (1)硫化氢:由于天然气管道(如:阀门井)中的废水在管道中积累时间比较久,会生成如硫化氢这样的有毒、有害化学气体。硫化氢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属于令人窒息的气体。当硫化氢含量为0.4 mg/m³‌,时,人体可闻到强烈的硫化氢气味;在70-150mg/m³的条件下,吸入几分钟后就会出现嗅疲劳和无异味,且随着浓度的升高,人的嗅觉疲劳程度加快,更易导致人的警觉性下降;在760mg/m³以上的情况下,短期之内就会出现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等症状,严重危及生命。

  (2)一氧化碳:有限空间中的氧浓度不够,切割、焊接等操作的流程中,由于未充分的燃烧,容易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它与空气混合后会生成一种可爆炸的物质,遇明火或高温会引起爆炸。人吸入它时没有一点感觉,当你意识到它的存在时,可能你的手脚已经不听你使唤了。一氧化碳会随着你的呼吸进入血液,迅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致人缺氧,引起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中毒症状。

  在空气流通不畅、长时间湿润的情况下,阀体、法兰等处有可能会出现漏气现象。在可燃气体泄漏、可以燃烧的液体挥发和可燃物产生的粉尘等与空气接触时,会遇到电弧、电火花、电热、静电、闪电等点火能量,当其超过了爆炸的临界值时,就会引发火灾。在有限空间中,可燃气体很容易积累到一个临界值,遇到一点火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导致有限空间里的人员和周围的人员受到伤亡。

  除了上述危害和危害的原因之外,还有诸如水淹、坍塌、坠落、触电、烧伤和腐蚀以及高温等危害。还有一些诸如电气、气焊等作业也会释放出有毒、危险的气体对人体的损伤,以及其他的机械损伤。

  风险管控措施检查(作业前通风、检测和必要的隔断清除、置换等风险管控措施逐项进行全方位检查,防护用品能够正常使用且作业现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根据燃气行业管理实务系列丛书编委会(简称“编委会”)从网络及相关政府网站上收集的2005—2020年燃气行业中毒和窒息事故来看,其中较大以上中毒与窒息事故案例40起(不完全统计,一般事故30起,较大事故9起),其中有限空间事故包括管沟1起、作业坑5起、储罐2起、阀室1起、阀井30起。而从2021年至今,全国燃气行业也发生了多起有限空间事故。

  2021年7月30日,北京某燃气公司在朝阳区某处进行作业时,3名运维人员在未进行充分通风、未检测有害化学气体含量、未佩戴防护装备的情况下进入燃气闸井,导致急性缺氧窒息死亡,这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35.442万元。

  2021年10月18日,邯郸某燃气公司外委抢险维修班组在某处燃气阀门井内疏通管道和更换阀门作业时,在未佩戴安全绳、气体检测仪、呼吸器,未配备通风设施的情况下进行下井作业,因此导致发生一起较大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00万元。

  (1)安全意识淡薄:部分企业和员工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作业前准备不充分:未进行充分通风、有害化学气体检测、未佩戴防护装备等,导致作业环境恶劣,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3)违规操作:部分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擅自进入有限空间等。

  (4)应急救援能力不够:事故发生后,由于应急救援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导致事故扩大,造成更大损失。

  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2023(13号)的规定(燃气企业可参照执行),有限空间是一种高风险的场所,其风险大,危害大。要对有限空间作业实行安全责任制,在有限空间操作中,燃气企业负有主要的工作职责。

  (1)摸清有限空间基本情况。建立台账,清楚本企业目前有限空间存在的风险点,薄弱点,并持续关注。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定期对员工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性、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等。

  (3)完善作业前准备。在有限空间作业前,一定要进行充分通风、有毒有害化学气体检测等准备工作。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同时应确保作业人员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五点式安全带等。

  (4)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对有限空间作业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对于违规操作行为,应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5)加强应急救援能力。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时进行演练。同时,应确保现场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6)规范作业发包制度。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要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管理制度,严格审查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并进行安全交底,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对作业安全负主体责任。

  (7)加强本质安全。推广直埋阀,减少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的频率,最大限度减少意外突发事件的发生。

  (8)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采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将现场施工作业情况及时进行回传、提醒、处置。

  (9)强化安全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燃气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企业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对于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企业,应及时督促整改,并依法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燃气行业目前亦属于高风险行业,在有限空间内工作,其工作条件较为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有限空间作业又是燃气企业面临的重要安全风险隐患之一。要防止在有限空间工作中发生意外,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必须要落实强化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和强化安全监管等措施,才可以大大降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率。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安全管理上的水准的不断的提高,燃气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上的水准也将逐步的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孙月瑞,刘佳唯,张鑫.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作业票审批规范管理的关键性分析与正确性保障策略研究[J].中国水泥,2024,(S1):20-24.

  [2]温帅.浅析燃气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防范措施[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第九届)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温州市燃气有限公司;,2018:4.


相关产品

欧宝全站app | 技术支持:欧宝电竞下载 | 免责声明 | 皖ICP备17020059号-1 | 网站地图